Search

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-河內法式連棟別墅

過去大家到河內旅遊,應該都有發現非常多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-河內法式連棟別墅

過去大家到河內旅遊,應該都有發現非常多這種法式連棟別墅類型,今天就要來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連棟別墅的背景以及故事。

一、連棟別墅的歷史故事
河內的法式連棟別墅的第一階段建造時間大約在1920-1940年,因當時都市人口逐漸增加,商業的往來愈趨密集,因此這種可以進行商業的低矮房屋類型受到很大的重視,而房屋的建造在1940年遭逢戰爭被迫停止,後續在1947年至1954年又大量的建造,此次稱為第二階段建造,最後在1954年法國退出後,這些連棟別墅就受到當時越南政府的接管,這種當時連棟別墅就跟一般住宅一樣,按照戶數以及補貼進行分配,因此每一個連棟別墅的所有者都不同,依據這樣的分配,最後也發現到目前很嚴重的保存問題。

二、連棟別墅的房屋特色
過去這些連棟別墅全部都作為商業用途,這種房屋類型在北越河內的話相當常見,最密集的地方位在Hàng Đào街上(36舊城區),連棟別墅的樓數大約兩層(三到四層樓的非常少見),房屋的寬度約4公尺,房屋的長度大概在15-40公尺(房屋的長度偏長),一樓的前側為店面,一樓中間通常會有一個庭院,庭院的目的是獲得採光以及自然通風,在庭院身後面就是廁所以及廚房,二樓的部分為寢室以及後側會有一個花園,別墅類型可分為對稱與不對稱,其中取決於房屋位置以及戶數,另外,別墅的顏色偏橙黃色為主。最後是別墅的結構,一般用紅磚來作為牆面,地板的話使用20*20的小方型花磚打造,樓梯的部分使用較為優質的木材製成,整體來說,這種別墅在當時無疑是非常優良的設計。

三、目前連棟別墅所面臨的問題
目前連棟別墅的現況,大家如果到過河內舊城區或是周邊可以發現,有些連棟別墅已經從紅磚瓦改成混泥土的房屋所取代,而有多數的連棟別墅已經改為飯店業做經營,這些變化不外乎第一個原因過去的戶數補貼分配,而不是政府收歸管理,第二個原因一代接一代,家庭數的增加,導致房屋的空間受到改變,已經失去原本連棟別墅的完整性,第三就是這邊的房價高得驚人,每一個平方米高達幾億越盾,例如在最有名的舊城區,一平方米高達1.2億越盾,租金的話也都相當的高,所以造成多數的連棟別墅轉手,轉型,人們對於房地產的重視也高於這些連棟別墅的歷史價值。

四、政府的回春計畫
目前有一些連棟別墅已經被修建,但是比起被破壞的話其實已修建完成還是占少數,其中有兩個大問題便是資金與人力,所以在這個問題點上就會存在兩個聲音,第一聲音是希望保存古蹟讓過去的歷史能夠留下,但是第二個聲音是產業需要持續發展,包含最重要的旅遊業,而不管是做任何的古蹟保存、活化或是做為其他用途,都是需要透過原屋主的所有者來達成共識,因此在歷史保護上是難上加難。

歷史保存跟產業發展一直都是很衝突的問題,這應該不論是在台灣、越南或是其他國家都非常常見,如果是您的話,會支持歷史的保存,還是將這些古蹟改做其他業態來衝刺個人或是國家的經濟呢?

#阮饅頭 #歷史分享 #法式連棟別墅 #歷史 #現代 #問題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們會用更簡單的方式,讓你認識越南
View all posts